11月26日披露的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11.6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项目。
昂利康于2001年改制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嵊州市,是一家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药物制剂为一体,以心血管类、口服头孢类、肾病类、麻醉镇痛类药品为特色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多年来,昂利康主要业务是放在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新仿制药重点项目研发进度上,公司生产的特色中间体业务主要以高纯度植物源胆固醇及其衍生产品为核心,涵盖下游植物源维生素D3、植物源25-羟基维生素D3等系列产品。昂利康唯一在研的创新药ALK—N001项目。
当一家企业的毛利率在四年间缩水近四成,资本市场对其融资动机的审视必然严苛。昂利康的困境正源于此——2021年64.7%的毛利率如断线风筝般坠落,至2025年前三季度仅剩38.78%,创下近十年新低。更令人不安的是,核心产品单价大降,是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翻开昂利康的融资史,“重融资轻回报”的质疑挥之不去。2018年IPO募资5.19亿元,2020年定增再融2.75亿元。但截至2025年9月,前次募资仍有22.91%未投入原定项目,其中4.2亿元被多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期限均在12个月内。
更值得玩味的是,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存在微妙关联。预案显示,2020年建设的“杭州药物研发平台”仅完成77%进度,而此次11.6亿元中的6.77亿元将投向“肿瘤创新药研发”。市场不禁发问:此前的研发投入是否低效?新项目能否突破技术瓶颈?
公司实控人吕慧浩股权质押比例达41.81%,质押方海通证券的平仓线若触发,可能引发股权结构动荡。
中小投资者则面临双重挤压。定增后每股收益将从0.39元摊薄至0.36元,若创新药研发失败,ROE可能进一步下滑。而历史股价表现显示,定增预案公布后30日内股价平均下跌18%,本次能否打破魔咒仍是未知数。
创新药被视为突围利器,但现实骨感。资料显示,国内肿瘤创新药靶点同质化问题一直存在,ALK抑制剂赛道已有、正大天晴等多家企业布局。昂利康若不能尽可能快速完成Ⅲ期临床并获批,项目可能沦为“沉没成本”。
结语:创新药豪赌背后的资本暗流
昂利康的定增,本质是一场关乎存亡的资本豪赌。当传统药企的舒适区被集采击穿,向创新药转型已成唯一出路,但这条路上布满荆棘:研发失败率超90%、十年烧钱周期、政策不确定性交织。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需警惕“故事型融资”背后的估值泡沫,更应追问:在创新药这场马拉松中,昂利康究竟是领跑者,还是中途退赛的牺牲品?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